聯系方式:
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特色產業處
聯 系 人:韓萌、劉曉軍
電 話:010-59192716/59192717
地 址: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1號
郵政編碼:100125
電子郵箱:cystscyc@agri.gov.cn
附件:1.第十一批全國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鎮名額分配表
2.全國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鎮申報書(模板)
農業農村部辦公廳
2021年6月21日
附件1
第十一批全國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鎮名額分配表 |
||
序號 |
省份 |
名額分配(個) |
1 |
北京 |
4 |
2 |
天津 |
5(含1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3 |
河北 |
20(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4 |
山西 |
8(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5 |
內蒙古 |
10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6 |
遼寧 |
11(含1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7 |
吉林 |
8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8 |
黑龍江 |
14(含4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9 |
上海 |
4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0 |
江蘇 |
20(含4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1 |
浙江 |
11(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2 |
安徽 |
14(含8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3 |
福建 |
12(含3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4 |
江西 |
10(含3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5 |
山東 |
23(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6 |
河南 |
23(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7 |
湖北 |
18(含4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8 |
湖南 |
18(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19 |
廣東 |
24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0 |
廣西 |
17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1 |
海南 |
5 |
22 |
重慶 |
10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3 |
四川 |
23(含7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4 |
貴州 |
15(含3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5 |
云南 |
15(含8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6 |
西藏 |
7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7 |
陜西 |
14(含3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8 |
甘肅 |
13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29 |
青海 |
6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30 |
寧夏 |
4(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31 |
新疆 |
10(含1個特色文化產業) |
32 |
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|
4 |
合計 |
400 |
附件2
全國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鎮申報書
(模板)
村或鎮(鄉)名稱:
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 市 縣
一、基本情況
申報村或鎮(鄉)名稱、區位、人口、耕地、資源、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。
二、主導產業
(一)產業現狀。包括名稱、主要產品、生產規模、產值等情況。
(二)產業融合發展情況。包括生產、加工、流通、銷售等情況,以及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情況等。
(三)經營主體情況。包括企業、農民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總體情況,同時列舉3—5家主要經營主體信息(包含經營產品、注冊商標、產能、產值、聯系方式、電商銷售平臺鏈接地址或二維碼等,方便后期宣傳推介)。
(四)品牌培育情況。包括注冊商標,認定綠色食品、有機農產品、地理標志農產品等情況(附證明材料)。
(注:有關數據是截止到2020年底的數據,以當地統計年報為準。)
三、聯農帶農
(一)申報村及所在鎮、申報鎮(鄉)及所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。主導產業從業農戶數、增加農民收入等情況。
(二)組織化程度。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、產業化聯合體情況,發展訂單農業、保底收益、入股分紅等情況。
四、所在縣農業農村部門推薦意見
(要有經過核實,數據真實可靠,同意推薦等表述)
負責同志(簽字) 蓋章
年 月 日
五、地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推薦意見
負責同志(簽字) 蓋章
年 月 日